【两会•独家】让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落到实处太
2018年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: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、低龄化趋势,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,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,必须高度重视,不能任其发展。我国已成为世界首位近视大国,近视人群近7亿,总体呈现出发病早、进展快、患病率高、并发症严重的趋势。
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,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对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,更好地了解并掌握中医药科普知识,深化学生健康在中医药传承领域的重要作用。对此,两会代表委员都有哪些建议?一起来看看吧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认为,近视防控重在预防,而如何预防仍是一个全球性的医学难题。中医眼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在宋代就已经独立成科,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。近几十年来,在中医理论指导下,针灸、耳穴压豆、推拿按摩、梅花针、中药、眼保健操等中医疗法在近视防控中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特别是在治疗黄斑变性 、黄斑出血等近视并发症方面,中医药具有特色与优势。为此,黄璐琦建议:
一、建立中医药近视防控体系及近视监测指导中心,推行“政府主导、多方联动、全程防控、科学干预、中医参与、分级管理”的防控体系,切实将近视防控工作落到实处。在国家层面成立国家近视防控监测指导中心,对全国的近视防控工作统一部署、统一监测、统一指导、统一监管。
建立全国中医药防控近视培训基地
二、建立全国中医药防控近视培训基地,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,针对儿童青少年体质进行早期调控;采用中医特色技术分级干预,保护视功能,延缓近视发展,防止严重并发症;开展中医药防控近视眼技术培训,促进中医药防控近视眼知识宣传普及;构建全国中医近视防控协作网络平台。
三、开展中医药防控近视关键技术研究,形成一整套中医药防治近视眼诊疗技术,开发一批具有中医特点的近视眼防治设备,形成中医在不同环节和节点防控近视的行业规范、行业标准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 黄璐琦
中医眼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近数十年来,在中医理论指导下,针灸、耳穴压豆、推拿按摩、梅花针、中药、眼保健操等中医疗法在近视防控中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建议建立中医药近视防控体系及近视监测指导中心,推行“政府主导、多方联动、全程防控、科学干预、中医参与、分级管理”的防控体系。在国家层面成立国家近视防控监测指导中心,对全国的近视防控工作统一部署、监测和指导。同时,要建立全国中医药防控近视培训基地,在中医“治未病”思想指导下,针对儿童青少年体质进行早期调控;采用中医特色技术分级干预,保护孩子的视功能,延缓近视发展;开展中医药防控近视眼技术培训,促进中医药防控近视眼知识宣传普及;构建全国中医近视防控协作网络平台。
让更多青少年了解中医药知识
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 唐旭东
学生发展是个重要的话题,一直以来,教育方针都在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,我认为这个方针没有错。一个人只有学习好,没有健康的身体,显然不是一个合格的人才。
应该加强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工作,现在很多中医药医疗机构都在组织中医药走进校园活动。我国传统文化里有很多关于中医的内容,通过中医药文化的讲解,使学生对中医药感兴趣,对中医药养生感兴趣,让他们能够懂得,什么是上火了,吃点苦瓜、喝点绿豆汤能够去火。
另外,中医技术对于近视防控具有优势。一是它教会学生如何科学合理地用眼,避免用眼过度疲劳;二是针灸治疗近视效果非常好,尤其是梅花针,对近视的治疗效果非常好。希望更多的青少年能够了解中医药学,了解中医药养生和促进健康的方法和技术。
在校园中培养中医药事业接班人
全国政协委员、民盟湖北省委会副主委、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马骏
在国内的基础教育阶段,课程中很少涉及中医药相关知识,却开设了西医的相关基础课程,教育部印发的《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》确定的健康教育内容,是以现代医学内容为主,中医药的内容几乎没有提及,更体现中医药在青少年基础教育中的缺失。要加强中医药科普教育,在校园中培养中医药事业接班人。
本文由太阳集团太阳娱乐登录发布于应用资讯,转载请注明出处:【两会•独家】让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落到实处太
关键词: